
日前,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與浙江瀚葉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聯合簽署了L-丙氨酸菌種專利技術轉讓協議,并共同成立中科瀚葉生物醫藥聯合實驗室。此次雙方合作不僅僅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對促進我國氨基酸產業結構性改革、促進玉米去庫存、發展生物醫藥研發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L-丙氨酸產品可彌補我國氨基酸創新品種短板
據了解,氨基酸產品在飼料、醫藥、保健、食品和化妝品行業中廣泛應用。根據美國全球市場調查公司的調研報告,2016年全球氨基酸市場銷售量接近800萬噸,預計到2022年總銷售量將達1105萬噸。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產國,但并非氨基酸生產強國,集中體現在我國氨基酸創新產品少的問題上,產品仍以谷氨酸、賴氨酸和蘇氨酸等微利運營的大宗品為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建立了新型高附加值氨基酸菌種創新平臺,構建了高性能的L-丙氨酸工程菌。結合瀚葉股份的工業放大生產和資本優勢,在食品、醫藥、特別是環保型日化品等領域進行市場推廣,L-丙氨酸將繼谷氨酸、賴氨酸和蛋氨酸等大宗氨基酸之后,有望成為超級單品的氨基酸品種。
對玉米去庫存、促進深加工有著重要意義
L-丙氨酸目前已經用于食品、保健和醫藥行業。除了在醫藥和保健領域,可以用于治療肝病和解酒護肝類保健品,其在用于天然、營養、安全的食品調味劑以及無毒無害的日化產品方面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溫廷益教授介紹說,L-丙氨酸以玉米為主要原料,L-丙氨酸如果成功進入日化領域替代傳統的表面活性劑,中國L-丙氨酸的市場需求量將達到500萬噸每年,屆時對于對于幫助我國玉米去庫存,促進玉米深加工產業,緩解農民賣糧難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據介紹,在我國2億噸玉米去庫存的背景下,2017年僅在東北地區新增的氨基酸產能將超過200萬噸,氨基酸產業將成為未來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微生物學研究機構,也是國內學科最齊全的微生物學專業機構。瀚葉股份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傳統化工業務——生物發酵領域的生產及銷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技術研發、市場轉化、規模生產等方面的優勢,強強聯合,加強所-企合作,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開發市場急需的新產品和新工藝,加速成果轉移轉化進程,促進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提高我國國民的健康和生活水平。
中科瀚葉生物醫藥聯合實驗室未來五年內重點開展寨卡病毒腺病毒載體疫苗和犬源的犬細小病毒治療性抗體的研發。今后還將長期致力于靶向傳染病防控產品、腫瘤治療手段(免疫療法、溶瘤病毒)、醫藥氨基酸生產、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癥等人類慢性疾病的控制、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等方向,開展生物醫藥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