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田雜草防治時期
麥田雜草發生高峰有2次,根據麥田雜草發生規律,其防治有兩個關鍵時期:
1、冬前防治(小麥播種后20-30天)
主要防治禾本科雜草(如雀麥、節節麥等),大約在11月中下旬,小麥生長4~5個葉,雜草一般生長為2葉1心,此時防治效果好。
2、春季防治(次年小麥拔節前)
主要防治闊葉雜草,時間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防治時期宜早不宜晚,太晚雜草防治困難,且可能引起小麥藥害。

小麥田雜草防治藥劑選用
針對不同種類雜草推薦以下用藥方案:
1、防治節節麥和雀麥。每畝用3%甲基二磺隆油懸劑或3.6%的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鈉鹽水分散粒劑,25~30毫升/畝,兌水30公斤噴霧。
2、防治野燕麥、看麥娘、黑麥草等禾本科雜草。每畝用6.9%精惡唑禾草靈乳油40~60毫升,加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
3、防治播娘蒿、薺菜、豬殃殃等闊葉類雜草。每畝用75%苯并硫二嗪酮(苯達松)干懸浮劑1.0~1.8克,或10%苯并硫二嗪酮可濕性粉劑,或20%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乳油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勻噴霧。
4、防治堿茅、硬草。在小麥出苗后,每畝用25%異丙隆可濕性粉劑200~400克,加水20公斤噴霧。

麥田噴施除草劑注意事項
1、適期用藥:在麥田雜草防治進行用藥,拔節后禁止使用任何除草劑。
2、科學配藥:建議除草劑合理混配和交替使用,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和發展。除草劑混配(避免炔草酯、唑啉草酯與激素類除草劑混用)使用時,按照農藥復配順序,采用二次稀釋法,避免配藥不均勻,產生藥害。切記不要重噴!混配的藥液現配現用,不能長時間停放。
3、準確用藥:仔細閱讀農藥說明書,按推薦用量噴施除草劑,禁止隨意增加或減少用量,以保證防效,杜絕藥害發生。在強筋麥、優質麥上嚴禁使用甲基二磺隆及其復配制劑,且不能與2.4-D混用,以免出現藥害。
4、適時用藥:除個別除草劑(雙氟磺草胺,較耐低溫),一般除草劑在低溫天氣下,效果都不理想。施藥要掌握好時間,選擇晴天無風且氣溫不低于8℃時用藥,噴藥時間選擇在上午9點至下午4點。陰雨天、大風天禁止用藥,以防藥效降低及霧滴飄移產生藥害。
5、注意安全:盡管經常強調安全用藥,但由于操作不當等因素,部分麥田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藥害。施藥人員要做好安全防護,作業過程中禁止抽煙、飲食,防止中毒事故發生。在使用除草劑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確保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