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里紅的種植技術
1、播種育苗
⑴、育苗
①、苗床選擇:
為使菜秧生長良好,苗床應選擇靠近大田種植、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多年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粘性壤土,如選用西瓜地等旱地做苗床,應在播種前深水漫灌3天,再放水擱燥翻耕,以減少病菌感染。。
②、苗床要高標準平整,要做到耕翻、起溝、細鋤,達到深溝、平畦、泥碎。同時要施足基肥,基肥的用量;過磷酸鈣30kg/667m2, 人糞便1000kg/667m2,并用農地樂等殺蟲劑作土壤處理,以預防地下害蟲危害菜苗。
⑵、適期播種
春菜適宜的播種期一般以10月12日至10月20日為宜,每667m2播量以150克-250克左右為宜,稀播的菜秧健壯,根系發達。播種時要力求均勻,播后要加蓋草木灰,最好還要加蓋稻草或麥草,以減少水分蒸發,促進種子發芽和出苗。當種子發芽達到80%時應將稻草或麥草拿去,以免造成“長腳苗”。
⑶、苗期管理
①、刪苗勻苗:
出苗后1-2片真葉時開始間苗,刪去密集苗和軋棵苗,第二次刪苗在3-4葉時進行,刪去徒長苗、細弱苗、無心苗、病苗及其他劣苗,苗距掌握兩指寬即3-5cm,當苗長至有5-6片真葉,苗高10-13cm時定苗,此時苗距定為三指寬或每每m2空間有苗135株,秧本比1:15,刪苗勻苗時還應順手拔除雜草。
②、肥水管理:
如苗期干旱,應早晚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澆水不可太多,否則易造成霉根。苗期追肥可結合澆水、刪苗勻苗進行,一般可在4葉期后視苗情畝施尿素2.5-3kg兌水撥澆或澆施1:8-10度的腐熟人糞便,移栽前5-6天施起身肥,每畝用尿素4-5kg左右。
③、病蟲害防治
苗期害蟲主要有蚜蟲、青蟲和黃條跳甲。黃條跳甲可用80%敵敵畏乳劑2000倍液或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灑防治;蚜蟲和青蟲可用“一遍凈”10-20克兌水50kg噴施。一般每周可噴藥一次,整個苗期要防3-4次,以求通過滅蚜來達到防病(病毒病)的目的。如遇多雨天氣還應及時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預防病害的發生。

2、本田種植和管理
⑴、適時移栽并確保移栽質量
①、適時移栽
春菜移栽的適期,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5日前。
②、確保移栽質量
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在起溝前,本田可用過磷酸鈣40kg/667m2+碳銨40kg/667m2+復合肥40kg/667m2或腐熟豬肥2500kg(或雞糞10-12籮)/667m2+復合肥25-30kg/667m2作底肥;移栽時要合理定畦,每畦凈畈1.55m,溝寬0.25m,行距0.45m,株距0.35m,溝泥上畈,鋤碎即可移栽,移栽密度4000株/667m2。移栽時還應用“四合一”的肥料(配比:70kg焦泥灰+過磷酸鈣2.5kg+復合生物肥肥力高200克+干有機肥10kg)約300kg/667m2左右塞根,如遇晴燥天氣,還應用清水點根,以促進成活。
(肥力高是一種復合生物肥,有固氮、解磷、解鉀作用,為提高其效力,可在移栽施用前7-10天先將肥力高與有機肥拌和攤放,讓生物菌預繁殖。肥力高的用量一般2包/667m2;過磷酸鈣6kg/667m2;有機肥適量)。

⑵、移栽后的管理
①、補苗保活
栽后5-7天左右,要進行查苗補缺,如遇連續干旱,可采用溝灌以提高成活率。溝灌一般在傍晚進行,以半溝水為宜。
②、施好追肥
春菜本田追肥,一般按農歷時間分兩個階段,即年內與年外。年內分兩次施,第一次在栽后20-30天,第二次在農歷年底前。每次施尿素5-7.5kg,過磷酸鈣10-15kg/667m2,加水1000-1500㎏澆施。年外肥也分兩次施,第一次雨水前后(2月中旬),第二次在驚蟄與春分之間(3月10日-15日),每次可在行間開淺溝條施尿素15㎏+氯化鉀10-15㎏/667m2,并結合清溝覆土,以提高肥效。
③、認真做好病、蟲、草害防治
化學除草
菜農多在晚稻收割后春菜移栽前用10%的草甘磷500-600毫升/667m2全田(包括田埂)噴施;移栽后,禾本科雜草5葉期前用高效甘草能乳油20毫升加水50㎏噴施。雙子葉雜草則采用中耕除草。

病蟲害防治
春雪里紅病蟲害大多發生在溫度相對較高的秧苗期和生長前期,特別在陰雨連綿的氣候條件下容易發生,應針對不同病蟲害對象,及時進行防治,重點是以防治蚜蟲和雪里紅病毒病為主。蚜蟲一般可用“一遍凈”兌水噴施;病毒病防治則要以農業綜合防治為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好抗病品種;
二、不要選前作為十字花科作物的地來種植雪里紅;
三、播種密度宜稀不宜緊;
四、提倡潮地移栽;
五、要及時防治蚜蟲。春雪里紅生長中、后期因氣溫日漸降低,一般很少有病蟲害危害。

⑶、適時采收
春菜采收的時間,早熟品種多在4月5日左右,遲熟品種在4月20日左右,采收的適期是以蕻與葉相平時(蕻長約8-10㎝)為宜。過早采收,影響產量;過遲采收、菜過老,影響腌制質量。
以上就是雪里紅的種植技術的介紹了,希望本文能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