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因苗制宜,施好拔節肥
1、春季管理的重點首先是促進分蘗,可以使用發蔸快+硝銨磷30斤/畝。
2、然后是施好拔節肥,開春時要及時查苗,對返青時群體過小、穗數可能不足的麥苗以及脫力落黃嚴重麥田,提早施用拔節肥,以促進弱苗轉壯,爭取足穗。
3、對群體莖蘗數適宜的一、二類苗麥田,在葉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節間接近定長、第二節間伸長1~2cm、葉齡余數2.5左右時追施拔節肥,有利于培育壯稈大穗。

4、拔節肥一般可畝施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復合肥(N、P2O5、K2O各15%)10~15公斤。
5、對群體過大,葉色未正常褪淡的麥田,拔節肥應適當推遲施用,要做到葉色不褪淡不施肥。
6、高產田還提倡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劍葉(旗葉)露出一半時施用,有顯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可畝追施尿素5~8公斤。
7、但對弱筋小麥,施氮要前移,應以施用拔節肥為主,不宜追施保花肥。

二、清溝理墑,防漬防旱
1、麥苗在播種之后,要及時清溝理墑、疏通田內外溝系,保證排水暢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溝無積水。
2、淮北麥區,尤其旱茬小麥春后要注意防旱,要及時清理三溝,以利于中后期灌好拔節孕穗水。

三、適時進行化學除草
1、春季要根據雜草的長勢及時進行化學除草、控制雜草危害,要注意安全用藥、防止凍藥害。
2、要注意加強對于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如果出現了病蟲害要及時用藥。
3、白粉病、紋枯病主要是防止過遲防治,赤霉病關鍵是打藥時間要科學。
4、要突出強化“一噴三防”工作,結合病蟲防治進行藥肥混噴,可一噴多防、保綠防早衰、保粒增重。

四、防御凍害,及早補救
1、春發生凍害的風險較高,如果小麥發生了凍害,要在凍害發生后2~3天要及時調查幼穗的受凍程度,對于受凍死亡率超過10%的麥田盡早追肥。
2、幼穗凍死率10%~30%的麥田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凍死率30%~50%的麥田畝施尿素7~10公斤,凍死率50%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15公斤,爭取小分蘗和高節位分蘗成穗,以挽回產量損失。

五、防止倒伏
1、對群體過大、有倒伏風險的麥田,應強化控旺防倒,要嚴格控制早春的施肥。
2、在拔節前鎮壓,旺苗要重鎮壓,一般鎮壓1次,控制效應在1周左右。
3、旺苗每隔10天左右壓1次,連續鎮壓2~3次,土壤過濕、有露水、封凍、鹽堿土等情況下不宜鎮壓。
4、拔節后的小麥不能鎮壓;化控,在倒5葉至倒4葉初葉面噴施生長抑制劑,可控旺防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