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選擇土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不超過1米的地塊種植,隨即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施肥后深翻土壤,開挖條溝。
2、選種:將直徑超過3厘米的山藥根莖切成小段,并在切口處涂抹草木灰。
3、播種:在土溝的正上方開挖播種溝,然后把薯種放入溝中,覆蓋土壤。
4、管理:株高達到30厘米時,莖蔓長度達到30厘米時,搭設人字架或四腳架。

一、山藥如何種植
1、整地
(1)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水透氣性能較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PH值呈中性的地方作為種植地,種植地的土壤以沙壤土為宜。
(2)畝施3000公斤腐熟的有機肥+50公斤復合肥,然后將土壤深翻25厘米,翻耕后要整平地塊,并開挖土溝。
(3)溝深為1米以上,寬度為20-25厘米,土溝之間的距離為80-100厘米。也可以整平作廂,廂寬為1.7-2米,高度為20厘米。

2、選種
(1)種植對象為無病害、直徑超過3厘米的山藥根莖,于蘆頭7-15厘米處折斷,再切成長度為10-15厘米的小段。
(2)在切口處涂抹草木灰,隨即放在通風處,持續4-5天。

3、播種
(1)地溫穩定在9-10℃時開始播種,在土溝的正上方開挖播種溝,再將薯種縱向平放于溝中(株距為25-30厘米),均勻鋪開后再覆蓋土壤。
(2)也可以在廂上按照株距21-24厘米、行距40-50厘米進行播種。

4、追肥
(1)株高達到30厘米左右時,畝施人畜糞水100擔。
(2)山藥的莖蔓上半架后,畝施30公斤發酵餅肥+20公斤尿素。
(3)山藥根莖快速生長時,畝施25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

5、澆水
(1)種植前期,若地表往下5厘米處為濕潤狀態,則無須澆水。
(2)山藥苗達到1米左右時,進行第1次澆水工作;經過20天左右之后,進行第2次澆水工作;經過1個月左右之后若遇到干旱天氣,可澆灌大水。

6、管理
(1)莖蔓長到30厘米時,搭設人字架或四腳架(高度為1.5-2米),并及時引導莖蔓上架,發現多余的氣生莖可直接摘除。
(2)5月份除草1次,6-7月份進行第2次、第3次除草。

二、山藥什么時候種
1、華北大部分地區,定植時間多為每年4月份中下旬。
2、華東地區,種植時間多為清明前后,覆蓋地膜可提前種植,當地溫達到9℃、氣溫達到13℃即可種植。
3、東北和西北地區,播種時間多為每年4月份底、5月份上旬。
4、長江流域各省份,播種時間多為每年3月份上、中旬。

5、淮河流域,播種時間多為每年3月份下旬至4月份上旬。
6、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省份,全年氣候溫暖,冬季無霜,播種時間多為每年1-5月份。
7、對于大棚山藥,可在元旦前后、地表往下5厘米處的溫度超過9-10℃時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