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用良種:根據當地條件選擇合適芝麻品種種植。
2、輪作換茬:與玉米、甘薯、大豆、高粱、棉花等作物實行輪作。
3、溝廂改革:采取深溝窄廂栽培,廂寬1.5-2m,廂溝寬30cm。
4、雙層播種:實行搶晴雙層播種。
5、合理密植:根據品種調整種植密度,出苗后及時間苗、補苗、定苗。
6、科學施肥:施足基肥,開花結蒴期及時追施化肥。

一、芝麻高產栽培技術
1、選用良種
近幾年來表現良好的品種有鄂芝1號、襄芝2號、中芝7號、中芝8號,中芝10號和黑芝麻中芝9號等。它們綜合性狀好,產量均達到每畝100千克以上,而且適應性強,可在各地種植。
2、輪作換茬
芝麻連作,會使病害加重,連作一年,大田發病率達50%以上,連作2年高達80%。因此,種植芝麻與玉米、甘薯、大豆、高粱、棉花等作物實行3-4年的輪作。
3、溝廂改革
(1)芝麻不耐漬澇,受漬后極易被病害侵染,而且根系生長發育不良,特別是后期易被風刮倒。
(2)因此,應改平作為深溝窄廂,使田間既能排明水,又能濾暗漬,芝麻就能正常生長。通常廂寬1.5米-2米,廂溝寬30厘米左右,溝深應深于耕層。

4、雙層播種
(1)在適期早播的前提下,實行“搶晴雙層播種”,即在土地耕翻后,立刻夾播一層種子,耙一次單耙,再播一次種,進行橫耙、直耙、對角交叉耥耙,把土耙碎耙平。
(2)這樣播種的好處是:天干地旱時,底層種子可吸收水分按時出土;下雨墑情足時,上面淺層種子可完全出苗。能做到干旱和雨天雙保險,保證一播全苗,一次齊苗。

5、合理密植
(1)畝產100千克以上,芝麻種植密度為:單桿型品種畝植1.5萬株-1.8萬株,株距13厘米-16厘米,行距26厘米;分枝型品種畝植8000株-10000株,株距22厘米-24厘米,行距33厘米。
(2)芝麻出苗后要及時間苗,即要求在第1對真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拔除過密苗,以葉不搭葉為度;到3片-4片真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以促進芝麻幼苗的均衡健壯生長。
(3)間苗時,發現缺苗,要及時帶土移苗補栽。當芝麻長至12厘米-15厘米時,進行一次間苗并定苗。

6、科學施肥
(1)首先要施足基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2500千克,配施過磷酸鈣25千克-30千克,有機肥不足時加施尿素5千克。施用前降磷肥與農家肥混勻堆漚15天以上,在淺耕滅茬時翻施于土壤。
(2)開花結蒴期是芝麻生長旺盛時期,也是需肥高峰期,吸收養分占總量的70%左右,必須增施化肥滿足需求。實踐證明:追施化肥可增產30%以上。
(3)追肥方法是地面施氮肥,根外噴磷肥、鉀肥和硼肥。于初花期,每畝追施硫酸銨10千克-15千克或尿素7.5千克-10千克,同時,用0.4%的磷酸二氫鉀與0.2%的硼砂混合溶液進行葉面噴施,5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次。

7、適時打頂
通常在盛果期后,當主莖頂端葉節簇生,近乎停止生長時,選晴天上午摘除頂芽。
8、防治病蟲
芝麻主要病蟲害有莖點枯病、枯萎病、立枯病、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小地老虎、蚜蟲、盲蝽象等。

二、芝麻怎么種才能出好苗
1、選擇在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作為苗床,苗床的面積應根據大田的計劃面積和種植密度來確定。
2、將苗床整平,然后開溝做畦,畦寬以1-2米為宜,溝寬以0.4米為宜,再結合整地淺施基肥。
3、將種子晾曬1-2天,去除霉籽、秕籽、枝葉等雜質,然后用溫水浸泡20分鐘左右,待撈出晾干后即可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