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選用優良品種
優良品種是獲得高產的基礎,應選擇大粒型紅小豆品種。比較好的品種有寶青紅、冀紅1008、南京紅等,這幾個品種光澤度好、品質佳、產量高、抗病性強。
(2)選擇適宜的茬口
紅小豆的前茬以玉米、谷子、小麥為最好,種植紅小豆忌與豆科作物重迎茬,否則根瘤減少、植株長勢弱、病蟲害加重,易造成大幅度減產。
(3)整好地,施足底肥
早春頂漿打壟,及時鎮壓,保持土壤墑情。結合整地施有機肥15噸/公頃,磷酸二銨150千克/公頃,硫酸鉀45千克/公頃。采取底肥1次施足,滿足整個生育期的營養需要。
(4)適時播種
因為紅小豆發芽的最低溫度為8攝氏度,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14~18攝氏度,因此播種不能過早,田間播種地溫應穩定在14攝氏度以上。
(5)播種方法與密度
壟作栽培,壟距65~70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種量45~60千克/公頃,壟上條播。
(6)加強田間管理
①間苗、定苗及中耕苗出齊后及時間苗,第1復葉期定苗。要留壯苗、大苗,拔掉弱苗。出苗后結合間苗第1次鏟膛,要深膛少放土,防止壓苗,有利于提高地溫。第l次鏟膛后l0天左右進行第2次中耕,開花前結合除草進行起壟培土,后期拔1次大草。
②防治蚜蟲危害生長期經常到田間檢查,發生蚜蟲及時用40%氧化樂果800~1200倍液進行防治。
③噴施液面肥結莢期噴施磷酸二氫鉀(0.2%),促進植株生長,提高產量,籽粒色澤好,提高商品質量。
(7)及時收獲
紅小豆成熟期不一致,往往基部莢果已呈黑色,上部的莢果還未青色,或尚在灌漿。收獲適期應掌握在田間大多數植株上有2/3的莢果變黃時,及時收獲,過晚易裂莢。收割后在田問晾曬2~3天,拉回后立即脫粒,不要堆成大堆,以免長時間存放發生霉粒,影響色澤和質量,造成損失。
13.黑蕓豆高產栽培技術
黑蕓豆俗稱黑小豆,有營養、滋補免疫等功效,是藥食俱佳的食品。因其投入少、產出高、易種植、風險小而深受農民歡迎。現將其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特征
生育期90天,需活動積溫2000~2200攝氏度,種皮黑色、白胚、白瓤,百粒重l9克,紫花,圓葉。畝用種量3千克,每平方米保苗20~22株,主莖距根部4~5厘米處開始分枝,分枝4~6個。一般株高35~45厘米,每株30~60個莢,每莢6粒,一般地塊畝產150千克,高產地塊可達250千克,整個生育期內基本無病蟲害。
(2)栽培要點
對上茬無嚴格要求,選崗坡地、中等或中下等肥力地塊均可。畝施化肥氮磷鉀總量為7.5千克或施大豆專用肥10千克,種子可用大豆種子處理劑(35%多克福種衣劑)拌種。播深4厘米,壟上埯播,埯距15厘米,每埯2株。苗前化學除草,應用廣滅靈加乙草胺或雜草焚。要求鏟趟及時,鏟3遍。初花期全面結束田間管理,此時進行葉噴微肥混加磷酸二氫鉀,促早熟、增產量、提品質。
(3)收獲
以作物整株葉片全部枯黃并有2/3葉片脫落時,每天上午人工手拔,用普通大豆脫粒機脫粒,脫粒時嚴禁出現破碎粒。然后晾曬1~2天,自然風干。入倉前不完整粒控制在1%、雜質l%、水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