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麥具有后熟作用。在后熟期內,燕麥仍進行呼吸作用,生理代謝旺盛,易發熱霉變。因此,燕麥在收獲后經過一定的后熟期品質會有所提高,并且在貯藏期內不易發熱霉變。多數燕麥品種的后熟期為60天,少數品種的后熟期超過80天。
除了具有后熟作用外,燕麥還具有較強的耐熱性,當溫度達50℃~55℃時,呼吸酶不會被破壞,蛋白質也不變性。一般在含水量小于17%、溫度不超過55℃時,燕麥種子的發芽率不會受到影響。
燕麥種皮薄,無外殼保護,組織松軟,吸水能力強,易滋生病蟲、發熱霉變或發芽。因此,在貯藏燕麥種子的時候應采取以下的措施。
1.燕麥種植技術種子貯藏技巧:趁熱裝包,高溫密閉。
選高溫晴朗天氣曬燕麥。先將地掃凈并曬熱,然后攤曬燕麥種子。攤曬時要攤薄、攤勻,其間不斷翻動。當燕麥溫度升至50℃時再曬2小時,使其含水量小于12.5%,然后將攤曬的燕麥堆成堆(每堆2500公斤左右)悶半小時,使其內部溫度保持在46℃以上。入庫前應對倉庫、工具、器材等進行清洗、消毒、預熱,然后趁熱將種子入倉貯存并及時覆蓋密閉,以防種子吸濕散熱、害蟲復蘇為害等。種子入倉后維持10天42℃的高溫,以殺死害蟲及其蛹、卵。
2.燕麥種植技術種子貯藏技巧:控制水分,維持低溫缺氧狀態。
為了保證燕麥種子的質量,必須控制其含水量,使其處在一個低溫缺氧狀態。對于含水量低于12.5%的燕麥種子,可進行散堆密封防潮。當燕麥種子含水量升至14%~15%時,必須選晴天翻曬,使其含水量降低,達到安全貯藏的標準。
如果您有更多關于燕麥種植技術的資訊想要知道,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業網站燕麥頻道詳細了解,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