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麻小象鼻蟲為害特點】:危害麻葉、麻梢和腋芽,使麻梢停止生長,從腋芽發杈。麻莖被蛀食后,呈腫瘤現象,受風害易折斷,影響纖維產量和品質。
【亞麻小象鼻蟲形態特征】:成蟲為灰褐色的小型甲蟲,體長2.3—2.8mm,體寬1.4—1.9mm,呈卵圓形,口吻甚長,雄蟲腹端稍圓形,初產時無色透明,長0.5mm,寬0.3—0.35mm,近孵化進變為暗紫色,長0.7mm,寬0.4—0.43mm。幼蟲乳白色,體彎象新月形。老熟幼蟲為黃白色,體長3.3—3.8mm。蛹乳白色,長2.35—2.8mm,藏匿于圓形的土繭內。
【亞麻小象鼻蟲發病規律】:在安徽大麻產區發生較普遍。在六安麻區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雜草和落葉中越冬。
【亞麻小象鼻蟲防治方法】:麻田及時秋耕,消滅越冬成蟲;在越冬成蟲活躍初期用2.5%敵百蟲粉劑每畝撒1.5-1.75千克,隔1周后在成蟲盛發期再撒l次藥,此后可視蟲口密度防治。秋耕時清除田邊雜草,消滅越冬成蟲;實行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