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過后,氣候開始回暖,各種病菌和害蟲慢慢開始活躍。為及時做好早春病蟲害的預防,降低病蟲基數,確保糯米豐收,提示廣大農民朋友,在早稻播種前切實做好選用良種、抓好稻田耕漚滅螟、打撈菌核和種子消毒處理等工作,降低病蟲基數,預防和減輕病蟲害發生的危害。
一是要選用抗病良種。選擇抗病品種是預防稻瘟病主要措施之一,種植多年的品種感稻瘟的概率較大,要逐年淘汰輪換種植抗病新品種。農戶在選購種子時,千萬不要購買未經檢疫的糯米種子及散裝糯米種子,一定要購買經檢疫的正規企業的小包裝糯米種子。
二是要做好種子消毒。種子消毒可集中消滅病原菌,有效防止惡苗病,減輕稻瘟病、細菌性病害等初侵染源,減輕病害的發生,提高糯米秧苗素質,保障一次性齊苗全苗。
種子消毒處理方法:一是曬種。播種前先曬種1天,以提高種子發芽率。二是藥劑處理。早稻預防惡苗病和稻瘟病,用25%咪酰胺乳油2000倍至3000倍液間歇浸種24小時至36小時,直接催芽播種;或用強氯精浸種:每小包(10克)加水5公斤,可浸種4公斤,先將稻種用清水浸10小時,撈起放入配好的藥液浸12小時,撈起用清水沖清洗,進行催芽。
三是稻田耕漚滅螟。稻田在3月下旬(即越冬螟蟲已化蛹至羽化前)翻耕并灌深水,使稻茬浸沒在水中,螟蟲不能正常羽化,達到殺蛹滅螟、降低發生基數,減少一代有效蟲源和枯鞘率。
四是打撈菌核。在耕漚灌水或犁耙田時,盡可能打撈浮在稻田水面上的殘渣,并集中銷毀,可減少越冬菌核,減輕紋枯病的發生程度,是防治早稻紋枯病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