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種子處理
選擇播種前7~10天的晴朗天氣,將蕎麥種子薄薄地攤在向陽干燥的地上或席上,曬種時間應根據氣溫的高低而定,氣溫較高時曬1天即可。在曬種和選種之后,用種子重量的0.3~0.5%的吡蟲啉拌種,將種子拌勻后堆放3~4小時再攤開晾干,防治地下害蟲。
2.選茬整地
蕎麥忌連作。在輪作中最好選擇好茬口,比較好的茬口是豆類、馬鈴薯,這些都是養地作物;其次是玉米、糜谷茬口。前作收獲后,應及時淺耕滅茬,然后深耕。如果時間允許,深耕最好在地中的雜草出土后進行。
3.精播壯苗
蕎麥播種期一般放在7月15日至20日,避免不利因素對蕎麥提高單產造成的危害;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種子發芽率、播種方式和要求密度確定播量。一般甜蕎6kg/畝,苦蕎5kg/畝。播種方式撒播、條播、穴播。先耕地隨后播種。
4.田間管理
蕎麥頂土力弱,播種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時,會造成地表板結,可用耙破除板結,疏松地表,以利出苗。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cm時結合間苗疏苗進行。第二次中耕在蕎麥封壟前,結合追肥培土進行。
5.配方施肥
以“基肥為主、種肥為輔、追肥為補”,“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基肥一般以有機肥為主。畝施1000公斤以上。種肥以每畝施30kg磷肥為蕎麥高產的主要技術指標。注意肥料“燒苗”,種肥要遠離種子。
6.蟲害防治
志丹蕎麥蟲害主要是蕎麥鉤刺蛾,主要危害蕎麥花序及幼嫩種子。用25%溴氰菊酯4000倍液等菊酯類殺蟲劑進行噴霧。
7.適時收獲
一般以植株70%籽粒呈現本品種成熟色澤為成熟期。蕎麥收獲宜在露水干后的上午進行,割下的植株應就近碼放,脫粒前后盡可能減少倒運次數,晴天脫粒時,籽粒應晾曬3~5個太陽日,充分干燥后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