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黑龍江是亞麻種植大省。現在,新疆的亞麻種植面積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黑龍江。是什么導致了這種產業變化?亞麻種植與黑龍江亞麻產業振興之間有什么關系——
黑龍江地處北緯45度,是亞麻種植的寶地。當1906年第一枚亞麻種子在這片黑土地上生根發芽后便繁衍不息。這里成為中國亞麻的故鄉,然而……
亞麻種植陷入險境
黑龍江省亞麻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條件得天獨厚。1988年,黑龍江種植亞麻208萬畝,占全國亞麻種植面積總數的95%還要多。10年之后的2007年,全國種植亞麻120萬畝,而黑龍江僅種植了35萬畝,不足全國亞麻種植面積總數的30%。如果黑龍江亞麻種植仍然保持在200萬畝的水平上,全國亞麻的種植面積可以達到近300萬畝,這將非常有利于我國亞麻產業的發展。然而,這種愿望并沒有實現,黑龍江的亞麻優勢在近10年里沒有發展,也沒有鞏固原有的成果,而是在逐漸衰落。據業內相關人士介紹,今年黑龍江種植亞麻面僅僅在5萬畝左右。
造成亞麻種植面積銳減的核心問題是種麻有風險。據粗略測算,黑龍江每年種麻的損失在6000萬元以上。這種風險來自自然、人為和政策等方面,歸納起來,主要是氣候、種子、藥害、科學種麻和政策等五個因素。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候異常,讓黑龍江亞麻種植的環境持續惡化。這加大了麻農種麻的風險,尤其是亞麻快速生長期的“卡脖旱”和亞麻收獲期的雨季,往往導致麻農血本無歸。亞麻種子對亞麻纖維產量和質量的貢獻率在45%左右。長期以來,由于在育種、擴繁方面投入不足,黑龍江省亞麻種子產業發展滯后,成為制約黑龍江省亞麻原料發展的瓶頸。藥害因素主要是豆茬地所使用的化學除草劑對亞麻的生長是有害的,有些地區的藥害地已經達到95%以上。麻農盲目引種、田間管理粗放、機械化落后,缺乏科學種麻知識和有效的指導。政策原因也是麻農不愿意種亞麻的一個重要原因。種麻和種糧政策不一致,種糧國家有補貼,而種麻沒有補貼。同時,黑龍江省沒有設立種麻風險基金,如遇災年,所有風險均由麻農自己承擔。種種因素所形成的種麻風險,嚴重挫傷了麻農種麻的積極性,導致黑龍江省亞麻種植面積銳減。
紡織企業舍近求遠
亞麻纖維本身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纖維,一直被譽為“纖維皇后”。隨著人們對紡織品環保、健康、綠色的追求,亞麻在國內外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我國的亞麻紡織行業也由此得以快速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生產的亞麻紡織品大部分用作出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亞麻紡織品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加上我國紡織工藝水平的提高,亞麻紡織品質量更好,檔次更高,亞麻產品的銷售形勢被更加看好。但是,國產亞麻原料不足,嚴重地阻礙了我國亞麻紡織行業的發展。目前,國內亞麻紡織企業所需的原料80%依賴進口。近10年來,隨著我國亞麻紡織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亞麻原料供應持續吃緊,原料依賴進口,大大降低了亞麻企業的效益。國產原料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亞麻產業發展的瓶頸。
隨著亞麻紡織行業的發展,亞麻纖維原料的缺口越來越大,發展亞麻原料的市場前景也越來越廣闊。發展亞麻種植產業對于拉動相關產業發展意義重大。目前,黑龍江是國內唯一一個能同歐洲抗衡的亞麻產區。如果沒有黑龍江亞麻,歐洲亞麻將一統天下,其價格可以隨意上漲,國內亞麻行業發展將受制于人。同時,黑龍江省目前亞麻紡錠的總量是16.8萬枚,在全國仍占38%左右的份額。因此,搞好亞麻種植,不但對黑龍江省紡織行業發展有帶動作用,而且對全國亞麻行業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黑龍江省紡織行業協會通過對黑龍江省亞麻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向黑龍江省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提出建設性意見,強調黑龍江的亞麻資源優勢不能丟,省政府及亞麻主產區的政府部門要統一認識,重視亞麻產業的發展,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幫助亞麻行業擺脫困境,建議建立全省亞麻原種和原料基地,加快亞麻種植業的發展。
種子是種植的突破口
亞麻作物播種面積近幾年呈下降趨勢,除了種麻收成不穩定,受自然災害影響大,種麻回報率低等影響外,亞麻種子質量低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亞麻種子關系到植物的成長穩定性、亞麻纖維質量和產量等。種植質量不高是導致亞麻種植面積銳減的一個主要問題。黑龍江省紡織協會秘書長張德民表示,沒有當家良種,黑龍江省的亞麻產量低、品質差,導致紡織企業舍棄國產亞麻,最終導致農民棄種。據了解,進口麻出麻率為15%~18%,而國產麻只有8%~10%。法國亞麻畝產在400公斤以上,而黑龍江亞麻畝產僅在200公斤左右。在種植與紡織環節上,農民種,見不到效益;企業收,成本提高。因此,舍棄國產麻成為企業和麻農共同的選擇。
盡快實施亞麻主產區“北移東擴”戰略,調整亞麻種植區域結構,重點以林區和墾區為主。建立亞麻良種繁育基地,引進、選育適應黑龍江省亞麻產區的高產、優質、抗病、抗倒伏亞麻優良品種,完善良種繁育和推廣機制,指導麻農提高種植技術,是擴大亞麻種植的當務之急。
值得慶幸的是,黑龍江省亞麻種植雖然陷入低谷,但亞麻種子的研究并未擱置。據了解,這些年來,針對黑龍江省的氣候條件,用國產種子與進口種子進行雜交,黑亞系列株高從原來的1.4米左右降到了1米左右,提高了亞麻的抗倒伏能力,出麻率也能達到18%。雖然長麻率比進口種子低,但是原莖產量高,可以從數量上進行彌補。如果這樣的種子得以推廣應用,黑龍江省的亞麻種植肯定會是另一番景象。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關注黑龍江省亞麻產業的發展,在黑龍江“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定位,在建設五大名城、十大產業基地中,蘭西亞麻加工紡編織名城和亞麻產業基地也名列其中。
這是黑龍江亞麻產業再創輝煌、再展雄風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