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水管理:
(1)施肥
新栽的竹林于春夏間用稀釋的人畜糞尿或尿素分數次澆在竹株附近,促進根群發展和發筍、抽新鞭。秋季結合除草松土,施欄糞或堆肥,翻入土中。成林后每年春筍采畢用人畜糞尿每畝約1000公斤,施入挖筍留下的穴內,并在其他部位開穴施肥,使全林肥料分布均勻。肥料施下后用土覆蓋。這次施肥主要是促進新竹的成長和新鞭的發展,并使母竹迅速恢復旺盛生長。秋季每畝用欄糞成堆肥1000-1500公斤均勻撤施,翻入土中,促進竹鞭上筍芽的發展。冬季再施欄糞或堆肥10D0-1500公斤或塘泥、河泥2500-5000公斤,鋪在土面,不僅供給養分,并對鞭和根有保暖作用。
(2)灌溉和排水
南方地區在梅雨期和夏秋間有臺風,暴雨時,都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低洼處積水爛鞭。遇到秋旱要及時灌水,防止土過干妨礙筍芽的形成和膨大而影響來年產筍量。在雨量少的地區尤須重視灌水,重點是在春季出筍或夏季發鞭時,冬季土壤封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