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播種方法
韭菜播種方法分干籽播種和濕籽播種兩種方法,無論哪種方法都應使用新籽,最好先進行發芽試驗,一般發芽率應在70%以上才能用。
干籽播種,按10~20厘米的行距開1.5~2厘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播后平溝覆土,輕輕踩一遍后澆水,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地表板結。畝用種6~7公斤。
濕籽播種即用經過浸種催芽的種子播種。首先在畦內澆足底水,一般水層7~9厘米,這樣的水量可以使幼苗出土后長到6~7厘米高時無需澆水,待水滲下后,于畦面撒布0.2~0.3厘米厚的底土,上底土后即可播種,一般采用撒播,以8~10公斤為宜。播后覆過篩細土1~2厘米厚,再在畦面上覆蓋地膜,以提高土壤濕度和保墑。

二、苗期管理
韭菜發芽緩慢,幼苗頂土困難,播種后地表應保持濕潤,一般濕籽播種,有地膜覆蓋,出苗前不需澆水,拱土后應及時撤去地膜,視土壤濕度決定是否澆水。干籽播種,除先播種后澆一次透水外,以后每隔4~5天澆一次水,水漫過面一溜即可,千萬不能大。適期播種的兩水后即可出苗。
幼苗出土后,在管理技術上掌握前期促苗,后期蹲苗的原則。幼苗出土長出第一片真葉到3~4片葉時,植株根系細弱且多分布在土壤表層,因此,不可缺水,要保持畦面不干,一般每隔5~7天澆一次水。當幼苗長出5片葉,苗高15~18厘米時,根系已比較發達,可適當控制澆水,以防止徒長引起倒伏,從苗高15厘米左右到雨季之前應結合澆水追肥2~3次,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對培育壯苗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