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棚架栽培冬瓜宜選擇大果型粉皮冬瓜,商品性好,胸腔小,瓤少、產量高、早熟、抗逆性強、耐貯運的品種,如“長沙粉皮冬瓜”、“特大粉皮冬瓜”等。

冬瓜育苗
1、種子處理:冬瓜種子皮厚,不易發芽,播前先進行溫湯浸種,即將種子放入5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種18分鐘左右,然后用清水浸種5小時左右,撈出晾干待播。
2、播種:露地栽培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育苗,由于冬瓜的子葉較大,需要用營養缽育苗(8厘米x8厘米),缽內裝入預先拌勻濕度為70%的專用育苗基質,每缽內播1~2粒種子,然后上面蓋1.5厘米左右厚的專用育苗基質蓋料后放入苗床(長5米、寬1米)內,用噴霧器把蓋料完全噴濕后上面鋪地膜,然后再搭建小拱棚,即“三膜覆蓋育苗法”。每苗播種量為120克左右。
3、冬瓜育苗管理:白天小拱棚內溫度要在30度左右,最高不超過35度,晚上不低于15度,待80%的種子出苗后及時揭去地膜。這時白天溫度要在23度左右,晚上溫度在10度~15度,定植前一周要加強煉苗,在定植前3天要噴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確保幼苗帶藥下地。
冬瓜移栽前整地
選擇地勢高、便于排灌、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在定植前15~20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50千克,深耕細耙,耕翻深度25~30厘米,然后做畦,畦寬2.0~2.5米(包括溝)。

冬瓜定植
冬瓜宜在4月中下選擇晴暖天氣定植,即2葉1心時移栽,一畦栽二行,株距1.0~1.2米,每畝700~800株,畦上鋪地膜,栽植高度與苗坨高度一致,定植后及時澆定植水,確保苗全苗齊。
棚架冬瓜田間管理技術
1、立架:立架栽培的冬瓜,可以避免冬瓜著地,是冬瓜全身沒有生長成白色的一面,有利于提高其商品價值。在冬瓜定植成活后要及時立架,以免立架過晚傷及根系。每株一樁,在樁高1.3~1.5米處用橫梁連貫固定。
2、肥水管理:冬瓜生長要求有充足的肥料,根據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要適時適量追肥。在開花坐果期,噴2~3次的葉面肥和殺菌劑,坐果率會更高,在果實膨大期,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5千克、尿素12千克,以提高產量和品質。當幼瓜長到2~3千克時,以氮、磷、鉀相結合進行追肥。
3、整枝壓蔓:立架栽培的冬瓜整枝要及時,在坐果前摘除所有的側蔓,以利于通風透光、昆蟲授粉。當主蔓長到50厘米左右時開始壓蔓,在株距范圍內呈環形壓蔓,每隔4節左右壓蔓1次,共壓3次左右后開始引蔓上架。一般在26~28節開始留瓜,選擇瓜形均勻、商品性好的幼瓜留2~3個,摘除其他雌花。當瓜長到2~3千克時,可用麻繩將瓜柄套住,系在固架上,最后瓜成熟時,瓜的底部也與地面不相接觸,減少爛瓜現象,提高商品性。留瓜后,蔓再伸長10節左右將其摘心,以集中養分供應。

冬瓜的收獲及貯藏
冬瓜從開花到成熟需50天左右,露地栽培由于采用大型瓜品種,一般要等其成熟后采收,即瓜型已大、瓜毛稀疏時采收。為了均衡供應市場,還可通過貯藏來延長供應時間,但貯藏的冬瓜必須是充分成熟的,并且搬運時相互不能碰撞,也不能亂拋、倒放,否則不耐貯藏。每畝產童4000~5000千克。
冬瓜選擇通風、涼爽房屋或地下貯藏窖貯藏,地面鋪一層麥秸或稻草,于清晨選擇無蟲口、無傷疤冬瓜帶一段果梗收獲,隨收隨單層平放或豎放于貯藏室內,豎放時瓜蒂朝上。貯藏期間要經常檢查,及時清除爛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