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后的芋頭是可以食用的。芋頭發芽后沒有毒素產生,只要不產生毒素一般都還是可以食用的,口感也會有所改變。除了馬鈴薯發芽后會產生毒素外,不少植物發芽后還很好吃。芋頭播種一般在當地終霜后進行,種芋在13~15℃開始發芽,生長適溫20℃以上,球莖在短日照條件下形成,發育最適溫27~30℃。

一、發芽的芋頭可以吃嗎
1、芋頭發芽后沒有毒素產生,因此發芽后的芋頭是可以食用的,只要不產生毒素一般都還是可以食用的,口感也會有所改變。
2、除了馬鈴薯發芽后會產生毒素絕對不能吃以外,不少植物發芽后還很好吃,如黃豆芽、綠豆芽、發芽豆等等,花生發芽后也能做好菜吃。
二、怎樣種植芋頭
芋頭性喜高溫濕潤,種芋在13~15℃開始發芽,生長適宜溫度在20℃以上,球莖在短日照條件下形成,發育最適宜溫度在27~30℃。低溫干旱時生長不良,嚴重影響產量。
1、播種時間
芋頭播種一般在當地結霜后進行,過早播種容易爛種。
2、播種技術
(1)種子選擇:種芋誚選擇球莖無傷口,頂芽芽尖保存完好,重量50克左右,最好是圓球形球莖。
(2)曬種催芽:為了保證出苗整齊,播種前15~20天需要曬種催芽、濕沙催芽等。催芽時,儲存的芋頭可以先曬1~2天,然后將芋頭密度排放在催芽畦內。催芽時,應注意保濕,使溫度控制在18~20℃,催芽約15~20天后播種。
(3)播種:芋頭的食用器官為地下球莖,而且芋頭根系分布深,應選擇土質肥活、保肥、保水力強的土壤。播前需要深翻40厘米以上,深翻有利于球莖膨大和產量提高,是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深翻前需要667平方米施用有機肥料2500公斤,并適當施用硫酸鉀、過磷酸鈣等磷鉀肥。芋頭可以根據株距25~30厘米、行距60厘米播種,播種深度3~5厘米,播后立即覆蓋地膜保濕,增溫以利出全苗、出壯苗,每667平方米播種量為150~200公斤。
3、田間管理
(1)追肥:芋頭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應分階段追肥。幼苗前期可追加提苗肥,發棵和球莖生長盛期的初期、中期追肥2~3次,施肥量前少后多,逐漸增加,氮、磷、鉀肥要配合施用。后期應控制追肥,避免貪青晚熟。
(2)澆水:芋頭葉大,蒸騰作用強,因此喜水,忌土壤干燥,否則容易發生黃葉、枯葉現象。前期氣溫低,生長量小,只要保持土壤濕度,特別是出苗期不要澆水,不要影響根和出苗。中后期氣溫高,生長量大,需要水量多,要保持土壤濕潤,但澆水時間早晚,特別是高溫季節不要中午澆水。否則,葉子容易枯萎。收獲前20天應控制澆水。
(3)中耕和培土:芋頭球莖在生長過程中隨著葉片的增加逐漸向地表生長,影響芋頭的產量和品質,培土能抑制芋頭、芋頭芽的萌發,是減少養分消耗、促進球莖膨脹的重要技術措施。因此,在封閉壟之前,必須將膜與中耕除草培土結合2~3次,每次覆土5~7厘米,間隔15~20天。
(4)病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芋頭腐敗病、疫病兩種,防治方法應采用農業綜合措施,嚴格執行3~4年輪作,選擇無病球莖留種,農業操作盡量減少地上部和地下部機械損傷。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進行防治。
4、采收和留種
芋頭應在霜降前后葉黃根枯球莖充分成熟時采收,但對產量影響較大。對留種芋必須充分成熟后方能采收,采收前先割去地上部,等傷口干燥愈合后選晴天采收,晾曬一天后進行貯藏,貯藏溫度以10~15℃為宜,不能受凍。種芋應挑選無病、無機械傷口、重量在50克左右的球莖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