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除草:幼苗生長前期要中耕松土,出苗后至出現7-8片真葉前,如果溫度較低則要增加中耕次數,并降低澆水頻率,以提高地溫。
提供水肥:現蕾期要追肥,主施鉀肥,輔施氮肥,干旱時要做好澆水工作,讓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摘除花蕾:對于大量結實的品種,需摘除多余的花蕾,避免過度消耗養分。
其它:做好化控、噴施葉面肥、防治病蟲害等。

一、土豆苗期管理技術
1、中耕除草
(1)幼苗生長前期的主要工作是中耕松土,為根系生長、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創造有利條件。
(2)天氣干旱時,于出苗后澆一次水,澆水后及時中耕,保持土壤疏松,利于促發壯苗。出苗后至出現7-8片真葉前幼苗生長緩慢,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要增加中耕次數,少灌或不灌水。
(3)后期匍匐莖開始形成后,地上部分生長加速,此時為促進莖葉的生長,形成較大葉面積,需適當澆水,同時要根據幼苗的生長狀況追施速效氮、磷、鉀肥,然后繼續中耕并培土,逐步加厚培層。

2、提供水肥
(1)植株現蕾前要適當控制澆水量,同時要蹲苗,以控制地上部徒長,促使塊莖肥大。
(2)蹲苗工作要結合中耕一起進行,同時要繼續培土,土豆現蕾開花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在基肥施用較少的情況下,現蕾期要追肥,主施鉀肥,輔施氮肥,施肥量根據苗情而定。
(3)現蕾開花期需保持土壤的濕潤度,這樣有利于塊莖的形成及膨大。遇干旱天氣要及時澆水,讓土壤的含水量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4)南方春薯在生長后期通常正值梅雨季節,此時土壤的通氣性較差,因此要疏畦溝,避免積水造成水害,否則不但容易影響塊莖膨大,嚴重時甚至還會導致塊莖腐爛。

3、摘除花蕾
結實量較多的品種,需摘除多余的花蕾,以節省養分(比如植株的光合產物),促進地下部結薯。但要注意在摘除花蕾時不可傷害到旗葉。
4、應用化控技術
為了避免地上部分出現徒長情況,在土豆的生長期間可以噴施多效唑100ppm,或壯豐安50-100ppm,藥液的噴灑量為50公斤/畝。

5、配合噴施葉面肥
土豆進入生長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無法滿足植株的生長需求,因此要配合使用葉面肥來為植株補充養分。收獲前15天,可噴施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噴施后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6、防治病蟲害
(1)病毒病:噴施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2)早疫病、晚疫病:發病期間噴灑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每隔7天-10天1次,連噴2-3次。
(3)馬鈴薯鰓金龜:幼蟲發生期,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8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
(4)馬鈴薯塊莖蛾、馬鈴薯瓢蟲:噴施10%菊馬乳油1500倍液。

二、土豆苗期能打磷酸二氫鉀嗎
1、土豆苗期不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正確的使用時期為塊根膨大期,此時可畝用磷酸二氫鉀60-100克兌水噴霧,每隔8-12天噴1次,噴施時間為早上9點前、下午4點后。

2、對土豆噴施磷酸二氫鉀可以促進塊莖膨大,使塊莖有光澤,而且還有催花效果(早熟早落)。除此之外,噴施磷酸二氫鉀可以為植株解決磷鉀肥吸收不足的問題,還有助于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