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苗定苗、中耕培土、追施肥料、灌溉排水等方法可提高藥材的產(chǎn)量。
間苗定苗:子葉出土后的3-5天內(nèi),將過密苗、瘦弱苗、病蟲苗拔除,幼苗長到10厘米時,開始定苗。
中耕培土: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培土可以保護芽頭,提高地溫,促進塊根膨大。
追施肥料:對于1-2年生及全草類藥材,苗期要多施氮肥,對于多年生及根莖類藥材,整地時需施入充足的有機肥。

一、提高藥材產(chǎn)量的方法
1、間苗定苗
(1)子葉出土后的3-5天內(nèi),拔除密苗、瘦弱苗、病蟲苗。
(2)株高達到10厘米左右時,及時定苗,根據(jù)藥材的品種、苗情的長勢來調(diào)整留苗密度。

2、中耕培土
(1)適當中耕,中耕可以消滅雜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2)適當培土,培土可以保護芽頭,提高地溫,而且有利于塊根、塊莖的膨大。
(3)藥材生長期間,需進行多次除草工作。

3、追施肥料
(1)1-2年生及全草類藥材,苗期要多施氮肥,以促使莖葉生長,中后期追施磷肥、鉀肥。
(2)多年生和根莖類藥材,整地時需施入充足的有機肥,生長期追肥3次,第1次為春季萌芽后,第2次為花芽分化期,第3次為開花后結(jié)果前,入冬后(植株休眠前)需重施越冬肥。

4、灌溉排水
(1)幼苗期的澆水原則為小水勤澆,讓土壤保持一定的濕潤度。
(2)種植根莖類藥材時,雨季需做好排澇工作,不可讓種植地出現(xiàn)積水(或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過多),否則會導致根部的呼吸作用減弱,影響植株發(fā)育,甚至是直接死亡。

二、什么藥材需求量大
1、薄荷:可用于食品、飲料、醫(yī)藥、化妝品、天然香料、卷煙、日用化工等,目前廣泛被用于制作調(diào)味劑、芳香劑,在國內(nèi)及國外均有市場。
2、甘草:通常被當作中藥,但也能用于調(diào)料、食品、化工原料,我國已禁止采挖野生甘草,現(xiàn)要人工種植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3、白芨:干燥后的白芨塊根可以入藥,但目前野生的白芨資源已經(jīng)將近枯竭,導致市場上的白芨供不應求。
4、黃芪:可治療多種疾病,但由于長期被大量采挖,導致野生黃芪的數(shù)量大幅度減少(有趨于絕滅的可能性),因此目前盛行人工種植。

5、何首烏:市場上的何首烏多為人工栽種,野生何首烏較少見。
6、鐵皮石斛:包裝規(guī)格較多,價格也各不相同,目前來看行情不會出現(xiàn)太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