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做到齊、平、松、碎、凈、墑。
2、施足底肥:重施基肥、用好種肥、早施苗肥。
3、備種:選優良的種子。
4、春播:適期早播, 播種量依品種類型、不同地區、種植方法等而定。
5、田間管理: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疏密補缺,破除板結,做好人工和化學除草措施, 注意防病治蟲,灌水和追肥。
6、收藏與貯藏:臘熟后及時收,收獲后及時涼曬。

一、整地
1、青稞的整地因種植制度、土壤、天氣等因素而不同。
2、前旱地應在休閑期及時降水保墑,洋芋、玉米等秋收作物作為冬青稞前茬,收獲后及時翻耕,深耕20~25厘米。
3、整地時要做到“齊、平、松、碎、凈、墑”,播種前整地有益于提高播種質量,結合整地重施底肥是提高青稞產量的重要措施。

二、施足底肥
1、施肥原則通常為“重施基肥、用好種肥、早施苗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將全部有機肥和80%左右的氮肥及少許的磷肥用作種肥外,在梨地前全部施入土壤中。
2、還應根據當地土壤供肥能力、產量指標等確定適宜的施肥種類和施肥量。

三、備種
1、要達到高產,就要有優良的種子。
2、良種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品質好;二是產量高,增產潛力大;三是品種要適應當地的種植制度和土壤條件;四是對當地病蟲草害等自然災荒有較大的抗御能力。

四、春播
1、適期早播,半農半牧區(海拔2600~3000米)要求在3月中旬播種,草地牧區(海拔3000~3400米)4月上旬播種,冬青稞在10月上旬播種。
2、播種量依品種類型、不同地區、種植方法等而定,通常分蘗力強的、成穗率高的品種應少播,分蘗力弱的、成穗率低的品種應多播,撒播比條播的播種量大,一般畝用種量15~17.5公斤,通常為30萬粒/畝,條播、行距以20~22cm為宜,播前粉采用15%粉銹靈拌種(畝用50~80克),防治黑穗病和預防青稞各種銹病,化防野燕麥。
3、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作底肥,過磷酸鈣15公斤,尿素5公斤作種肥。要求在撒種時盡可能將種子撒在溝內,種子覆土深度為2~3厘米,深不可超過5厘米。

五、田間管理
1、青稞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疏密補缺,破除板結,達到勻苗、全苗,為壯苗奠定基礎。
2、人工和化學除草是確保青稞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田間管理措施,除草除人工除草外,多用化學除草方式,其中2,4-D丁酯應用廣。

3、通常在青稞3~4葉期結合中耕除草,化學防除田間闊葉雜草,青稞拔節期以前,畝噴灑2,4-D丁酯60~80ml.同時注意防病治蟲,灌水和追肥是確保青稞生長代謝的營養及水分的需求。
4、苗期適時灌水可促進青稞的穗分化,形成大穗,在抽穗開花及灌漿期灌水,可促進青稞籽粒飽滿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5、視其苗情酌情追施化肥,追肥以氮肥(尿素)為主,結合灌水進行。在青稞2葉1心畝追施尿素4~5公斤,抽穗前期畝施尿素3~4公斤。

六、收藏與貯藏
1、青稞在臘熟后及時收獲,收獲不及時會影響產量,并且影響青稞的儲藏品質。
2、青稞在黃熟期收獲,也就是植株和穗子全黃,含水量小于20%~22%時收獲、脫粒,籽粒不受損傷。

3、收獲后及時涼曬,避免混雜,并分篩去雜,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0%~12%,以利于種子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