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地整地:選擇沙壤土地作為種植地,然后刨除摟凈根茬,開挖龜背地槽。
2、播前準備:用鋸末、麥麩、稻糠等材料配制培養料,然后上鍋內蒸,出鍋后放涼即可播種。露地種植時,要用草簾子搭遮陰棚,草簾子的寬度為85-100厘米,長度不限。
3、播種:將菌種均勻拌入培養料中,再播至接種框內,裝滿后攤成龜背狀,再將剩余的1/3菌種均勻撒在料面上,最后將料面拍實。

一、香菇露地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1)選地
原則上要求選擇不粘、不澇、不旱的沙壤土地塊為宜,便于管理。壟向以東西走向為好。
(2)整地
①秋季整地,將前茬作物根茬刨除摟凈,做成寬60厘米,深10-15厘米的地槽,槽底呈中間凹,兩邊低,形似龜背。
②翌年3月15日至4月15日將香菇種到地里。

2、播前準備
(1)三級菌種和培養料的準備
①三級種(生產種)通常每平方米需菌種18-20瓶。栽培料的配方為:鋸末78%、麥麩10%、稻糠10%、石膏1.5%-2.0%,外加多菌靈0.1%,刨花子或稻殼不超過5%。
②混配均勻的培養料內水分含量達到60%即可。蒸料時,將配好的培養料,上蒸鍋內蒸,溫度達到97℃以上蒸2小時即可出鍋,裝入消過毒的編織袋中扎口置室內冷涼到20-25℃即可播種。

(2)草簾子和架條的準備
露地香菇需要用草簾子打遮陰棚。草簾子可用各種秸稈、稻草、樹條等做成,寬85-100厘米,長度不限。架條取各種樹條,長1-1.2米。
(3)其它物資準備
①聚乙烯膜選厚0.01-0.014毫米,寬1.5米的普通薄膜。接種框用寬8厘米(長不即)的木板做成。生石灰按每平方米200克準備。
②另外,準備50-55厘米長的玉米秸或稻草把若干,播前用1%的多菌靈水備用。

3、播種
(1)首先將菌種從瓶(袋)中挖出,去掉老皮后掰成小塊。
(2)先用2/3的菌種均勻拌到涼好的培養料中,播到鋪上塑料膜的接種框內,裝滿之后用手或木板攤成龜背形狀,再將余下的1/3菌種均勻撒入料面上,再用木板將料面拍實即可。
(3)橫向每隔15-20厘米放一根好的玉米秸或稻草把,縱向從中間放一根,然后將余邊的塑料膜回覆,兩邊搭好,不露出培養料,再覆田土10-15厘米厚即可。

二、秋季香菇管理辦法
1、發菌
(1)香菇的生育成熟期比較短,大概在兩個月左右,當香菇接種之后應該要立刻轉移到發菌室中進行發菌。
(2)控制好發菌室的溫濕度,溫度的波動范圍控制在24-26度左右,濕度不可超過65%。
(3)當接種后的一個星期內不能翻動菌袋,避免發菌室通風,將發菌室保持在黑暗的環境中。
(4)發菌中一個星期左右就要進行一次翻堆,翻堆時要注意力度,不可傷害到香菇。
(5)并且注意檢查各個菌袋的情況,是否有雜菌或者是污質存在,如果發現可以使用酒精與甲醛封閉患處。

2、轉色
(1)對于菌袋的轉色時間也是有一定要求的,由于香菇的轉色時間直接決定香菇的出菇時間及產量。
(2)當發菌成功,菌絲成熟之后,菌菇的顏色會逐漸加深,表面上海會出現黃色的水珠。這就代表香瓜差不多進入轉色期了,進入轉色期之后要加強發菌室的散光量,提高通透性,適當的開關覆蓋膜。
(3)讓發菌室處在又干又濕的環境中,促進香菇的轉色,提高香菇品質及產量。

3、催菇
(1)香菇結菇的時候需要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是一種低溫變溫的菇類。所以當菌袋度過轉色期成功轉色的時候,要將菌袋小心細心的搬出發菌室陰涼的地方。
(2)放好后用柔軟的草料將香菇鋪蓋好,然后在草料上潑灑適量的水進行保濕,確保香菇可以良好的結菇。
(3)蓋好后不可一直覆蓋,由于晝夜的溫度有溫差,所以我們應該在白天蓋好,然后在晚上再蓋回去。持續一周左右,目的就是為了悶菌催菇。

4、出菇
(1)秋季的溫度是很適合菌絲的生長的,催菇后3-4天左右將已經出菇的菌袋放到菇棚上,注意菌袋之間的距離,一直持續到全部催菇成功。
(2)全部放進菇棚后將菇蕾四周的薄膜劃開,開始蹲菇工作。蹲菇期一周內不可覆蓋薄膜,當幼菇生長到花生粒大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催花了。
(3)催花之后選擇在溫度較高的時候在地表潑水,提高子實體的生長速度,然后晚上適當揭開薄膜,讓菌蓋處在干燥的環境中,促進菌蓋的分裂,加快香菇的出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