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間選株:選擇含有典型的本品種特性、符合脫毒品種要求的馬鈴薯,一般情況下植株健壯且有明顯病毒性的品種都可以進行脫毒。
2、脫毒材料表面消毒:先用酒精給馬鈴薯消毒,然后用漂白粉浸泡,再用無菌水清洗幾次,最后封于無菌瓶中。
3、撥取莖尖組織:用鑷子固定莖尖,在顯微鏡下進行組織剝離,切取的莖尖帶有1-2個葉原基即可。

一、馬鈴薯莖尖脫毒的操作方法
1、田間株選
(1)選擇的植株一定要表現出典型的本品種特性,符合脫毒品種的要求,包含株型、葉形、花色等植物學性狀及成熟期等農藝性狀。
(2)通常植株生長健壯,有明顯病毒性,比如真菌性、細菌性病害的癥狀,單株產量和大薯率高的品種都可以進行脫毒。
(3)收獲后一定要再對薯塊細選,選擇范圍包含皮色、肉色、薯形、芽眼等,通常無病斑、蟲蛀和機械創傷的大薯可以作為脫毒材料。

2、脫毒材料表面消毒
(1)先將馬鈴薯的芽在75%的酒精中過一遍(幾秒鐘),然后用飽和漂白粉上清液或用次氯酸鈉溶液稀釋為5%-7%,浸泡15-20分鐘。
(2)然后用無菌水清洗3-4次,消毒完的材料一定要置于封口的無菌瓶中。
3、撥取莖尖組織
(1)取經過處理的莖尖,以無菌鑷子進行固定,在30-40倍解剖鏡下進行分生組織剝離。
(2)用解剖刀小心的除去莖尖周圍的葉片組織,暴露出頂端圓滑的生長點,然后用解剖針細心切取所需的莖尖分生組織。
(3)一般切取莖尖的長度為0.1-0.3mm,帶有1-2個葉原基即可。
(4)將剝離的莖尖置于馬鈴薯莖尖分生組織培養的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即可。

二、脫毒馬鈴薯的種植管理方法
1、原種繁殖
原種繁殖材料為脫毒微型薯(原種)。
(1)土壤要求:選擇海拔1600-2200米(早熟種應選擇海拔1600-1900米)水源條件好,中上等肥力,土壤疏松、平緩地,土細,無石塊、無雜草,前作為玉米、蕎、麥。
(2)微型薯必須經過催芽(待芽長出0.2-0.4厘米)才可以播種。
(3)種植密度:早熟種株行距30×55厘米,4042塘/米。
(4)底肥:每畝鉀15公斤,一次施入,播種后澆足塘水后,蓋細土2-3厘米。
(5)田間管理:苗齊后澆一次透水,待苗長到12厘米左右除草一次,現蕾期(打花苞前5天)除草保窩。現蕾期至葉片枯黃前20天,每隔15天用防蚜蟲藥劑防治一次。發現雜株、病株及時。
(6)適時收獲:選擇晴天收種薯,否則,易爛薯。

2、一級種、二級種繁殖
一級種采用原種作繁殖材料,二級種采用一級種作繁殖材料。
(1)土壤選擇:一、二、級種均可在該品種適宜區繁殖,選擇交通方便,平緩疏松沙壤,中上等肥力條件。前作為玉米、蕎、麥,保證種薯純度。
(2)切種薯方式:采用無油膩、鹽的刀子,以種薯頂部縱切,打破頂芽,然后,根據芽眼分布情況,每塊留1-2個芽,傷口晾干后即可播種。
(3)種植密度:早熟種株行距30×55厘米,4042塘/畝。中、晚熟種株行距30×58厘米,3833塘/畝。
(4)底肥:每畝腐熟農家肥1500公斤,普鈣5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15公斤,一次性施入,播種后,干旱地塊,澆足塘水,蓋塘土5厘米。
(5)田間管理:苗齊后進行次除草,現蕾期進行第二次除草保窩,保障單溝或暢通排水。現蕾期至葉枯黃,每隔15天防治一次蚜蟲。發現病株、雜株及時,適時收獲。

3、包裝、貯藏
(1)原種、一級種、二級種田間收獲時,統一包裝,統一標簽。
(2)每袋內外標簽各一份,寫明種薯名稱、級別、驗收人、收種時間。及時運輸,集中或分戶保管,發現爛薯,及時,專人負責,以防品種混雜。
(3)脫毒馬鈴薯切塊催芽技術脫每馬鈴薯原種、一級種、二級種薯塊較大,為了利用好每一個脫毒種薯,每畝保證150公斤種薯種植達到3800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