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管理田間的蘆筍,立冬前要割除地上莖
通過合理間作、松土培肥、割除地上莖來管理田間的蘆筍。合理間作:可以和花生、綠豆等矮桿作物間作,不可以和玉米、小麥等高桿作物間作,間種作物要距離蘆筍0.5米以上。松土培肥:
種植蘆筍怎么施肥,肥料一般以復合肥為主
蘆筍種植每年需施肥3-4次,分別為催芽肥、壯筍肥、秋發肥。催芽肥:3月份結合耕翻,畝施2000-3000kg腐熟有機肥及20-30kg高氮復合肥。壯筍肥:6月上中旬,畝施10-15kg高氮復合肥。秋發
蘆筍是什么植物?蘆筍根、莖、葉的組成
蘆筍是百合科天門冬屬植物石刁柏的嫩芽,主要產地為中國、秘魯、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等。蘆筍為雌雄異株植物,雌雄株在性狀上有較大差異,生產上以培養雄株為多。蘆筍是須根系,由肉質貯藏根和須狀吸收根組成;其莖分為地下根莖、鱗芽和地上莖三部分;葉分為真葉和擬葉兩種。
蘆筍最好什么時候種植,有什么方法嗎
蘆筍的最佳栽培時間是春天,即4~5月,秋天也可以栽培,但秋天適合露天栽培蘆筍。蘆筍的最佳栽培時間需要根據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來決定。蘆筍具有清熱利尿、提高免疫、減肥的效果和作用,想減肥的朋友可以多吃蘆筍,有助于減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a、葉酸、硒、鐵、錳、鋅等微量元素。
蘆筍栽培技術,蘆筍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蘆筍為多年生作物,地上莖葉冬季時枯死,地下根莖越冬休眼,翌年氣溫上升再由地下抽生新莖,新莖即為蘆筍。蘆筍生長的最佳溫度為20~30℃,蘆筍喜光,是深根作物,要求有足夠光照,土層應深厚、疏松肥沃。蘆筍可以在春季或秋季播種,定植后一個月可以追肥,采筍期要保證灌溉。要注意防治莖枯病、斜紋夜蛾等病蟲害。
蘆筍的產地在哪里?哪些品種好栽培
1、我國野生蘆筍分布規律是從北向南,山區林間分布密集,從西向東非林區則未見分布。2、品種:美國品種、荷蘭品種、日本品種、國產品種。3、栽培方法:苗床要求排水及透氣良好的肥沃沙質壤土。4、用多菌靈50克兌12.5公斤水,種子5公斤,經24小時后撈起,沖洗干凈。5、春、秋季均可播種,同時要做好田間管理。
蘆筍如何過冬,附其生長習性和病蟲害防治
蘆筍過冬要做好消毒、施肥、清溝這三方面的工作。在立春前后將地面上的植株清除干凈,將土壤進行暴曬并施加地蟲殺星,以消滅越冬病原菌。施肥要分次重施越冬肥,這樣才能保證蘆筍有足夠的營養可以過冬。注意土壤含水不宜過多,過多會影響蘆筍的生長,所以需要及時清溝降低水位。
蘆筍冬季怎么養護,附其生長習性特點
想要蘆筍安全過冬,在立春前后應清除地面植株,把土壤扒凈暴曬,加入地蟲殺星,消滅越冬病原菌;秋季收獲蘆筍后,要分次重施越冬肥,保證蘆筍有足夠的營養過冬;還要及時清溝降低水位。蘆筍是天門冬科、天門冬屬的一種植物石刁柏的幼苗,種子發芽適溫為25℃-30℃,高于30℃的蘆筍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會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