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詢:最近,蕎麥產區的農民朋友詢問:蕎麥出苗后,有不少麥苗從下面就斷了,這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解答:農民朋友問到的這種情況是蕎麥立枯病。蕎麥立枯病俗稱腰折病,是蕎麥苗期的主要病害。立枯病的主要癥狀是:有的種子在萌發出土前感病,在土內形成黃褐腐爛;有的是出土成苗后感病,在莖基部出現紅褐色的凹陷斑,病斑擴展繞莖一周后,引起植株折倒,萎蔫枯死,造成缺苗斷壟。
該病主要為立枯絲核菌引起。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來年春季,當蕎麥播種出苗后,可直接侵染幼苗,形成田間初侵染,再經流水、農具等進行多次再侵染。一般病原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0℃左右,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低洼潮濕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一是藥劑拌種,可用多菌靈或五氯硝基苯250克與100斤種子拌種;二是苗期遇雨及時排水,防止積澇;三是發病初期噴施20%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0%惡霉靈1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