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稞種植技術之倒伏原因一:品種抗倒性差
青稞品種問抗倒伏的能力差異很大,一般的高稈青稞品種(莖稈高度超過90 cm)由于“頭重腳輕”容易造成倒伏;一般基部節間細長、莖稈彈性和韌性差、抗病性弱的品種抗倒伏能力弱。
青稞種植技術之倒伏原因二:栽培整地質量差
青稞栽培時耕地耙地不均勻、蓋土不平整、排水不通暢易積水,土壤土塊大、有暗垡,耕地耕作層淺(耕層不足lo cm),土壤黏性大(緊實)、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都會造成青稞根系分布淺、不均勻、次生根少,不利于培育壯苗,增加后期倒伏風險。
青稞種植技術之倒伏原因三:播種質量差
一是播種時間過早或過晚,氣溫低形成弱苗,氣溫高引起徒長;二是播種過深或過淺,播種深度超過8 cm,種子發芽出土消耗營養過多,形成弱苗,播種深度不足3 cm,影響種子發芽及根系發育;三是撒播容易造成密度大、深淺不一,個體與群體空間布局不合理。這些都是導致青稞倒伏的主要原因。
青稞種植技術之倒伏原因四:種植密度不合理
播種量大,基本苗多,使田間群體密度過高,造成郁閉度大,通風透光差,使青稞莖稈徒長、纖弱,容易引發病蟲害,易發生倒伏。
青稞種植技術之倒伏原因五:田間管理不合理
1.施肥不合理。青稞生長期氮肥過多,磷、鉀肥少,使莖稈旺長脆弱;施肥集中或時期不當,易造成生長過旺或早衰,不利于莖稈健壯生長,引發倒伏。
2.病蟲害防治不及時。蚜蟲、紅蜘蛛、紋枯病、白粉病等病蟲害發生危害,使莖稈組織發育受阻,莖壁強度差,抗倒伏能力弱,易發生倒伏。
3.水分調控不當。青稞生長中沒有因墑、因苗、因肥力等情況澆水,返青期澆水容易造成旺長,蠟熟期澆水更容易引發倒伏,連綿陰雨或澇災極易引發漚根倒伏。
4.防控措施不當。青稞有旺長趨勢、群體密度大等要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青稞種植技術之倒伏原因六:氣候因素影響
青稞抽穗、灌漿、蠟熟期一是遇到大風、龍卷風,二是遇到暴雨,特別是單點性暴雨極易造成倒伏。遇大風的形成順風片倒、溝倒,遇到暴雨、單點性暴雨的形成塊倒、點倒,并且都表現得比較嚴重。
更多青稞種植技術的信息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業網站青稞頻道詳細了解,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