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稞又名裸大麥,元麥和米麥,具有早熟、耐旱、耐堿和耐瘠薄等突出特性,是適應青藏高原特定生態環境的優勢作物和藏民族賴以生存繁衍的基本口糧作物,青稞更有營養成分豐富,飼用價值高,釀造工業原料,保健功能強的獨特優點,在青藏高原廣為種植,截止目前為止,全面青稞種植面積600 萬畝,總產量104 萬噸,互助縣腦山地區有耕地35 萬畝,該地區海拔高在2875-3050 米,雨水多,氣候高寒陰濕,夏季溫涼,無霜期短歷年平均在70 天左右,年均降雨量598 毫米,年平均氣溫1.5℃,最高氣溫出現在七月份,平均氣溫12.7℃,是一個雨水充沛,氣候涼爽,適于種植青稞。
一、品種選擇
要達到高產,就要有優良的種子,良種應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品質好;二是產量高,增產潛力大;三是品種要適應當地的種植制度和土壤條件,四是對當地病蟲害等自然災害有較大的抗御能力,目前選擇的品種有“肚里黑”、“東青1 號”這兩個品種具有善肥喜水,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莖稈粗壯,植株低矮,耐寒抗倒伏,不退化,株型緊湊,在多年的生產中,均顯示優良的種性,大田生產平均畝產在300 公斤以上。
二、播前種子處理
為了提高青稞的發芽率,增加種子的吸水性,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蟲害,必須進行曬種和藥劑拌種,播種前對種子進行1-2 天的爆曬,播前用15% 粉銹寧或50% 辛硫磷每一兩乳油加水5-10 斤左右,攪勻后用噴霧器噴到種子上,邊噴藥邊攪拌種子,待充分攪勻后必須悶4 小時,最好隔一夜,然后將種子攤開涼至七成干時再播種,可以防治地下害蟲和散黑穗病,確保全苗。
三、整地 施足基肥
深翻前茬,合理安排茬口,青稞是一種對茬口要求較嚴的作物,最忌連作,前茬最好是豆類、油菜、馬鈴薯等地塊,但不宜小麥為前茬。墑情適宜時進行耕地,耕深20-25cm,隨耕隨耙,細打坷垃平整土地,上虛下實,這樣即有利于保墑,又利于提高播種質量,結合整地重施底肥是提高青稞產量的重要措施,施肥則一般為“重施底肥,用好種肥,旱施苗肥”底肥以腐熟的優質農家類每畝300 公斤,除有機肥外,再配合施用氮,磷肥、尿素每畝10 公斤,二銨15 公斤作底肥,能壯苗、增產。
四、土壤處理
施有機肥前,每畝用0.4 斤燕麥畏兌水120 斤左右,在地表噴施,同有機肥一同翻入土壤,及時耙耱,藥土層深8-10cm,可達到95% 以上的滅草效果。
五、播種技術
適時旱播,合理密植,播種時間應掌握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 3-4℃,也就是4 月15 日-5 月5 日為宜,合理密植,田間具有一個比較合理的群體結構,是青稞單產提高的又一因素,妥善解決群體和個體的矛盾,既能使青稞個體發育正常,又能保證青稞群體獲得最大發展,以利豐產。每畝下籽量在30 萬粒左右(即播量28-30 斤左右),采用分層施肥條播,行距15-18cm,機械條播可使種子深淺一致,落粒均勻,苗全苗齊,通風透光,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發達,防止倒狀。
六、田間管理
1. 檢查苗情 出苗期全田進行觀察,如發現播種時缺條斷行而漏播,應及時進行補種,出苗后補種的種子,宜先用溫水浸泡催芽,以使其補種后出苗快,趕上正常播種出苗的幼苗生長,畝保苗28 萬株。
2. 苗期管理 從出苗到拔節幼苗要葉色嫩綠,出苗整齊,生長健壯,葉寬肥厚,無泛黃現象,苗期陰雨較多,雜草叢生,當葉3-4 片時結合松土早除草,破除板結,提高地溫促苗早發,使水、肥、氣、熱綜合條件集中于青稞本身的生長發育,同時應及時采取藥劑滅草用2.4DJ 脂0.1 斤/ 畝兌水40 斤噴霧,拔節后禁止使用,以免產生藥害,對苗弱的地塊進行噴施尿素每畝5-6 斤或磷酸二氫鉀每畝2 兩,早晨或雨后噴藥時要等露水或水珠干燥后再噴,噴藥后1 小時內下雨,按情況補噴。如苗期分蘗遲緩,葉片狹小發黃則表明嚴重缺肥,應在三葉期追施尿素每畝5 公斤,磷酸二銨每畝10 公斤,如果苗期不缺肥,此時可不予追肥。
3. 撥節孕穗期,從撥節至孕穗這段時間在栽培學上稱為拔節長穗期,本階段干物質積累約占一生的50% 左右,是青稞一生中生長發育最為旺盛的時期,拔節后,無效分蘗相繼死亡,次生根增加緩慢,幼穗分化進入雌雄蕊形成階段,生長中心轉入穗形成和莖稈的伸長,加粗。由于此期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并進,因而需肥最多,對水肥反應敏感,個體內各器官之間矛盾及群體與個休之間的矛盾非常明顯,若水肥不足,則穗小、穗少、產量低、如果水肥過量,群體過大,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生長不平衡,則會導致倒伏,引起減產。因此,本階段主攻目標是在促蘗增穗的基礎上,促壯稈、促大穗,防徒長和倒伏。若發現水肥過量,生長失去平衡時應及時噴施矮狀素來予以控制,每畝1125—1500kg。
4. 抽穗成熟期 青稞抽穗后,營養生長基本停止,生長中心轉至穗部,是決定粒數和粒重的時期。據調查研究,上部葉片對粒重貢獻率最大。因此,應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保持同化產物運向穗部,以增加粒重。本階段主要是養根保葉,防止早衰,延長上部葉片功能期,防旱、澇、病、蟲等災害,達到穗大粒飽。因此在此階段微量噴施磷酸二氫鉀促灌漿,延長上部葉片的生長期。
七、適時收割
青稞后熟作用強,成熟后應及時收割,適宜期為蠟熟期,全田成金黃色,籽粒飽滿堅硬,若不及時收割,以免養分倒流,又怕遇上自然天氣災害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