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稞是西藏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農作物。可以說,西藏的糧食安全就是青稞生產安全,目前,西藏青稞供應處在相對偏緊的狀態。人口增加和加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西藏旅游業的發展都使青稞的需求呈增加趨勢。
農業部種植業司會同種子管理局將在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提高品質、提高效益方面給予有力支持。一是加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力度,確保青稞良種供應。二是開展青稞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組織專家全力攻克影響青稞單產提高、品質提升等技術瓶頸,促進均衡增產。三是開展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建設,實施耕地綜合治理,提升土壤肥力,做到“藏糧于地”。爭取到2020年,糧食產量100萬噸,其中青稞70萬噸。
在穩定青稞種植面積的同時還要做到保障西藏地區蔬菜供應。西藏地處高原,氣候類型多樣,適宜多種蔬菜發展,在夏季能生產優良品質的喜涼蔬菜,是建立反季節蔬菜基地的最佳區位。另一方面西藏是全球污染最小的地區,病蟲害少,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發展綠色高效蔬菜提供了天然的最佳生產區域。
按照“促發展、保供給、強產能、提質量、增效益”的路徑,圍繞拉薩、日喀則、山南、林芝、昌都、阿里等主要城鎮,安排好蔬菜生產布局,新建一批能排能灌、土壤肥沃、通行便利、抗災能力較強的高產穩產蔬菜生產基地,加強蔬菜集約化育苗場和蔬菜標準園建設,帶動更大范圍提質增效、增產增效。實現2020年蔬菜產量100萬噸的目標。
按照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西藏農業的發展,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的理念,堅持生產發展與生態安全協同推進。從種植業來看,重點是抓好控肥、控藥、控水。下一步,種植業司將繼續支持推廣生態綠色栽培技術模式,打造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
扎實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支持西藏地區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統防統治、綠色防控,推進農企合作,集成推廣減量增效技術模式,實現節肥節藥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