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粱味甘性溫,食療價值相當高。中醫認為,高粱性平味甘、澀、溫、無毒,能和胃、健脾、止瀉,有固澀腸胃、抑制嘔吐、益脾溫中、催治難產等功能,可以用來治療食積、消化不良、濕熱、下瀝、小便不利、婦女倒經、胎產不下等。那么關于高粱的儲藏特點和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1、高粱儲藏特點
高粱的種皮內含有防霉物質。
收獲時若混入雜質,易吸濕,易堵塞糧堆孔隙,造成通風不良,使糧堆內的濕熱不易散失。特別是北方,在高粱收獲時,天氣變冷,不易干燥,新入倉的高粱水分一般在16-25%左右,在保管過程中容易發熱霉變。
高粱發熱霉變的早期,糧粒濕潤,顏色鮮艷,糧堆內逐漸結塊發澀,檢查時插糧溫計感到費勁。此時應及時進行處理,否則,經4-5天后糧面即生出白色菌絲,并有霉味,再經2-3天就會迅速發熱霉變,嚴重結塊,霉味加重,直至米粒變黑,產生嚴重的霉味和酒味。高粱發熱霉變的全過程約15天左右,嚴重時糧溫可達50-60C。
2、高粱儲藏方法
高粱收獲后抓緊時機充分曝曬,同時結合風揚清除雜質。高粱不能熱入倉,經充分攤涼之后再入倉。否則,入倉不久就會發高燒。經過干燥除雜的高粱,利用冬季降溫,春暖前壓蓋密閉,一般可安全渡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