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蓀蟲害主要有白蟻、螨類、蛞蝓,防治白蟻可用滅蟻靈或辛硫磷700倍液、25%菊樂合脂2000倍液噴殺或用明礬粉調糖水灑在白蟻喜歡吃的木樁和干雜草上,也可用火燃燒過的骨頭誘殺。防治螨類可用70%克螨特200倍液或2.5%天王星2000倍液進行噴殺。防治蛞蝓時,可用5%煤酚皂溶液或50%食鹽水滴殺。為防治病害,應做好防止高溫高濕,噴水時應選擇在早、晚進行。
2、竹蓀栽培過程中主要發現的病害有黏菌和煙灰菌,黏菌:常在竹蓀畦面裸露土和覆蓋的稻草上出現,開始表現為黏糊狀,會變型并且會運動,使菌絲生長受到抑制并消亡,嚴重時不再長竹蓀。煙灰菌: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較容易發生,發生時會使菌絲斷裂,影響竹蓀產量。煙灰菌早期表現為白色絨毛狀,此時為最佳治療期,可用3%的石碳酸或2%甲醛直接在有發現病狀的地方噴灑,嚴重時直接挖掉培養料,在挖掉處撒些新鮮石灰,并用塑料膜蓋住病患處,控制其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