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原種:碎竹片(1-2cm)65%,木屑15%,麩皮20%,含水量控制在65%。2、接種:4-5月份及10-11月份接種。3、室內木箱栽培:依次鋪好腐殖質土、竹段,然后每平方米撒上3瓶菌種,上面覆蓋上肥沃土壤,后續做好水分、溫度管理工作即可。

一、原種培養
1、配方1:碎竹片(1-2cm)65%,木屑15%,麩皮20%。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5%。
2、配方2:雜屑75%,麩皮20%,糖1%,石膏1%,黃豆餅粉3%。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
二、接種
在4-5月份及10-11月份接種。具體接種時間應選擇在陰天或沒有陽光直射的日子。
三、栽培
1、室內木箱栽培
(1)在木箱的底部均勻鋪上一層5-10cm厚的腐殖質土,然后在上面鋪上竹段/木段,接著在上面接入菌種,使用量為3瓶/㎡。
(2)在上面覆蓋上一層5-8cm厚的肥沃土壤,澆透水,在室溫下培養發菌。
(3)一般4-5個月左右,菌絲即可長滿培養料。
(4)當溫度在20-24℃的時候,竹蓀會在表土內形成菌蕾,此時應將室內濕度控制在85%以上。
(5)當菌球鉆出表土后,空氣濕度應提高至95%以上。
2、床畦栽培
(1)選擇一處背風陰涼的地塊,做畦。畦深10-15cm,寬1m,長度不限。
(2)畦底留10cm松土,鋪上一層竹片/段木,播種,然后撒上一層干竹葉,最后覆蓋一層10cm厚的肥沃土壤。
(3)如果遮陰差,可以在床畦上方搭建遮陰棚。
四、管理
1、菌絲體生長階段,土壤濕度控制在65-70%。
2、菌蕾生長階段,溫度控制在20-23℃,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75%;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90-95%。
3、菌絲生長階段無需光照,子實體形成階段需要散射光(強度為100-300lx)。
4、菌絲生長階段適宜ph為5-6,子實體發育階段適宜ph為4.6-5.5。
5、如果之前埋的段木露出了土表,需及時補充土壤覆蓋住段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