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春秋兩季種植。搭建架床后,選擇瓣大瓣多、產(chǎn)量高、休眠期短、出苗和生長快的品種。用30℃-50℃的溫水浸泡蒜種約30小時,使蒜頭吸水膨脹,然后取出瀝水堆悶約12小時,再挖去蒜莖,每平方米擺埋蒜瓣15公斤左右,用細砂土在上面蓋3厘米并拍實,并用新高脂膜600倍液噴表面。

一、搭建架床
架床用木材、秸稈、塑料薄膜、鐵絲和紅磚等搭設(shè)。溫室前后低中間高,前后部分設(shè)置2層架床,中間部分設(shè)置3層。用單磚砌成10厘米高的墻,墻間距為1.2-1.6米,用木桿搭成寬1-3米,長度無限的架床,木棒間距為20-30厘米。在層的基礎(chǔ)上,距層層面80-100厘米處用木桿綁架成寬80-90厘米的床。每層鋪上一層塑料薄膜,在薄膜上蓋上厚5~6厘米的沙壤土,并將土拍實。在架設(shè)架床的過程中,必須埋牢綁緊,防止架床倒塌。
二、選擇蒜種
選擇瓣大瓣多,產(chǎn)量高,休眠期短,出苗快,生長快的品種。一般在春秋兩季種植。
三、播前準備
選擇瓣大瓣多、產(chǎn)量高、休眠期短、出苗和生長快的品種。用30℃-50℃的溫水浸泡蒜種約30小時,使蒜頭吸水膨脹。然后取出瀝水堆悶約12小時,再挖去蒜莖。如播種面積大,浸種量多,可提前一周播種不挖莖。
四、擺蒜壓土
每平方米擺埋蒜瓣15公斤左右,蒜瓣與蒜瓣之間擺得越緊越好,較大間隙用較小蒜瓣充實。蒜瓣擺好后,用細砂土在上面蓋3厘米并拍實,并用新高脂膜600倍液噴表面,提高出苗率。
五、水分管理
用溫度在15℃以上的新高脂膜稀釋液澆蒜苗,栽培后至生長前期澆大水,苗高15厘米左右的中期澆中水,收割前3~4天的生長后期澆小水。澆水次數(shù)取決于架床上土壤的干濕情況。
六、溫度光照
保持大棚膜面清潔,提高透光性,獲得更多光照時間。噴施光合營養(yǎng)膜肥,有助于蒜苗吸收大量光能,并兼具常規(guī)肥料的營養(yǎng),使蒜苗生長發(fā)育更好。
七、適時收割
蒜苗長到35厘米左右的高度,苗葉稍傾斜時,為收割適期,應(yīng)及時收割。這茬蒜苗收割后,采用以上相同的管理方法,20天后又可以長出新的蒜苗。當(dāng)新的蒜苗長到30厘米左右可再次收割出售。如此循環(huán)管理與采收,可連續(xù)收獲3-4次。蒜苗的生命力比較旺盛,所以種植起來并不困難,且播后50天左右可陸續(xù)分批收獲新鮮蒜苗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