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
黃瓜,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也稱胡瓜、青瓜。果實顏色呈油綠或翠綠,表面有柔軟的小刺。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為主要的溫室產品之一。中國各地普遍栽培,且許多地區均有溫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現廣泛種植于溫帶和熱帶地區。黃瓜味甘,甜、性涼、苦、無毒,入脾、胃、大腸;具有除熱,利水利尿,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煩渴,咽喉腫痛,火眼,火燙傷。還有減肥功效。
【黃瓜苗移栽注意什么,怎樣避免移栽失敗】黃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很多人都喜歡吃。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移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黃瓜苗移栽失敗,會導致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因此要注意一些關鍵點。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移栽黃瓜苗的相關知識。[ 詳情 ]
【黃瓜的種植方法,最好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瓜類的地塊】黃瓜原產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北部地區,現分布于全世界,喜溫暖、不耐寒冷、喜潮濕、不耐旱、強光照,黃瓜要求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性良好,微酸至中性土。[ 詳情 ]
【黃瓜疫病癥狀和防治方法,葉片上會出現暗綠色水浸狀病斑】危害癥狀:幼苗染病,嫩尖上會出現水浸狀腐爛部位,并逐漸干枯,形成禿尖。成株期染病,病部一開始呈暗綠色水浸狀,之后會變軟縊縮,病部以上的葉片會慢慢枯萎。瓜條染病時,會出現近圓形凹[ 詳情 ]
黃瓜的種植方法,最好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瓜類的地塊
黃瓜原產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北部地區,現分布于全世界,喜溫暖、不耐寒冷、喜潮濕、不耐旱、強光照,黃瓜要求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性良好,微酸至中性土。
黃瓜疫病癥狀和防治方法,葉片上會出現暗綠色水浸狀病斑
危害癥狀:幼苗染病,嫩尖上會出現水浸狀腐爛部位,并逐漸干枯,形成禿尖。成株期染病,病部一開始呈暗綠色水浸狀,之后會變軟縊縮,病部以上的葉片會慢慢枯萎。瓜條染病時,會出現近圓形凹
大棚黃瓜落蔓的方法,落蔓前7天不要澆水
植株生長點接近棚頂、植株底部的無葉莖蔓距離地面超過30厘米時,于晴暖午后進行落蔓,這樣能減少莖蔓受到的損傷。去除老葉、病葉,再松開纏繞在莖蔓上的吊繩,順勢讓莖蔓落在地面,莖
黃瓜生長期施哪種肥料,可使用氮肥、磷肥、鉀肥、商品有機肥等肥料
黃瓜生長期要施用氮肥、磷肥、鉀肥、有機肥等肥料。黃瓜全生育期,可畝施14-18公斤氮肥,6-8公斤磷肥,9-11公斤鉀肥,400-450公斤商品有機肥。黃瓜在全生育期內,對氮素養分的吸收量
一株黃瓜能活多久,最多可以活一年的時間
黃瓜是一年生植物,僅能存活一年不到。黃瓜生長至一定程度時,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具體表現為藤蔓不再生長,轉而將養分集中輸送至花果部位。一株黃瓜可以不斷的掛果,結出很多的
荷蘭型12號水果黃瓜的特征,瓜條呈圓柱形、顏色淺綠、具有較強抗病能力
植株清秀,葉片中等,長勢旺盛。瓜條呈圓柱形,淺綠色,長度為12厘米左右,粗2-2.5厘米左右。瓜條品質好,有光澤,產量高,春秋季節適合在保護地內種植。如果要種植該品種,可參照當地的栽培
夏季怎么對小黃瓜澆水,定植時要將種植行澆透
第一次澆水:定植后將操作行與種植行全部澆透。第二次澆水:與第一次澆水間隔4天左右,澆緩苗水,只澆種植行,及時將土壤毛細管切斷,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第三次澆水:只澆小水,并及時劃鋤,
大棚黃瓜有苦味如何處理,控施氮肥、增施鉀肥可減少苦味
控制留種:選擇無苦味黃瓜進行留種,避免苦味特性遺傳至下一茬。平衡施肥:幼苗期控制氮肥施加量,開花結果盛期,氮磷鉀吸收比例為5:2:6,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避免高溫干旱:及時澆
黃瓜常見的病害,不同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同
疫病: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可噴施25%瑞毒霉800倍液。枯萎病:排水較差、澆水過多時易發生,發現病株應及時藥劑灌根,初期可使用50%多菌靈500倍液。白粉病:田間郁閉、植株徒長時易生病
黃瓜的瓜條為什么不亮,可能是砧木沒有選對
砧木選擇不當:黃瓜亮度主要取決于砧木的去蠟粉能力,而砧木分為小白籽南瓜、大白籽南瓜、黑籽南瓜,其中小白籽南瓜去蠟粉能力強,黑籽南瓜去蠟粉能力差。接穗黃瓜再次扎根:黃瓜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