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選擇:香菜有大葉品種和小葉品種,一般栽培多選小葉品種。露天栽培:春、秋、冬季皆可露地栽培,苗期不宜澆水太多,夏季需適當遮陰,并防暴雨沖刷,雨后及時排水,保證出苗整齊。大棚栽培:一般9至10月直播,入冬前灌一次凍水,以利幼苗越冬。土地施肥:應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豐富、灌溉方便的地塊,適時施肥。

一、香菜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
香菜有大葉品種和小葉品種。大葉品種植株高,葉子大,缺刻少而淺,香味淡,產量高;小葉品種植株低,葉子小,缺刻深,香味濃,耐寒,適應性強,但產量低。一般種植多選擇小葉品種。
2、露天栽培
香菜春、秋、冬都可以露地栽培。苗期不要澆太多水。幼苗長到10厘米時,植物生長旺盛,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表層濕潤。澆水的同時追施速效氮肥1~2次。注意中耕和適當間苗,間苗時拔除雜草。夏天要適當遮陰,并防止暴雨沖刷,下雨后及時排水,保證出苗整齊。
3、大棚栽培
一般從9月到10月直播,入冬前灌一次凍水,利于幼苗越冬。1月扣棚,1月到2月不需要通風透氣。幼苗返青時,進行中耕、松土、除草。待苗高10厘米時,植物進入旺盛的生長期,溫室保持在15℃到25℃。每畝每次用硫酸銨15公斤左右,可追施1~2次,可提前收獲。
4、土地施肥
一般來說,種植香菜(芫荽)應選擇土壤疏松、有機質豐富、灌溉方便的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翻土,深度15-20厘米,讓其風化2周以上,然后每畝撒上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料4000-5000公斤,復合肥料10-15公斤作為基肥,耕耙后做成畦面寬度140-150厘米,高度20-25厘米,長度取決于地塊長度,溝寬30-40厘米,兼作人行道。畦面要求土壤細碎、疏松、平整。若采用條播還應在畦面按行距8-10厘米、寬4-5厘米、深約2厘米播種條溝,準備播種。
二、香菜的病蟲防治
1、菌核病
(1)病地實行輪作,或進行土壤消毒,使用40%五氯硝基苯,每667平方米用量1kg,加細土50kg,混合后施入土壤中。
(2)用無病種子或藥劑拌種。
(3)扣棚后噴施1000倍“菌核凈”1次,10天后再噴1次,立春前后噴第3次,之后每7~9天噴1次。
(4)生態防治,整個生長期要加強放風,降低濕度,以減輕病害發生。
2、葉枯病和斑枯病
這兩種病害點片發生,但一旦發病,病情就會迅速蔓延,造成的危害比較嚴重。主要危害葉片,葉片感染后變黃褐色,溫度大時則病部腐爛,嚴重的沿葉脈向下感染嫩莖到心葉,造成嚴重減產,應特別預防這兩種病害。這兩種病害在我區是新的病害,可能是種子帶菌,所以我們采取以種子消毒為中心的預防措施,方法是用“克菌丹”或者“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0~15min,沖洗干凈后播種。其次是加強管理,在扣棚初期濕度偏高時要注意排氣排濕,發現病害要及時噴藥預防,用多菌靈600~800倍液、代森錳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兩種以上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3、根腐病
根腐病多發于低洼、潮濕的地塊,香菜根系發病后,主根呈黃褐色或棕褐色,軟腐,沒有或幾乎無須根,用手拔掉植物根系就會斷裂,地上部表現植物矮小,葉片枯黃,失去其商品性。防治方法是盡量避免在低洼地種植,濕度不能長期過大。藥劑防治以土壤處理為主,多菌靈1kg混合土50kg,播種前撒在播種溝內,在容易發病的地區可以結合澆水加入300倍液。根腐病一般在10月冬天之前發病,所以應在扣棚前進行防治,主要用“普力克”500倍液或“多菌靈”600倍液灌根。
4、白粉病
(1)香菜植株的地上部均可染白粉病,但主要危害葉片、莖、花軸。先在近地面處葉子上發病,出現白色霉菌,然后在霉菌上擴展到白色粉斑,生長在葉子兩面;莖感染多發生在節部,條件適當時,白粉狀物迅速充滿花器和果實,多從植物下部向上擴展,后期菌絲從白色變成淡褐色,病部出現了很多黑色小粒點。
(2)防治方法
①選擇抗白粉病品種,加強棚室溫濕度管理。
②采收后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越冬菌源。
③發病初期,棚室可選用粉塵法或煙霧法。傍晚噴灑10%多百粉塵劑,每667平方米1公斤或施用45%的百菌清煙劑,每667㎡250克,用暗火點燃熏一夜。
④露地或棚室可選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200-3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劑或2%農抗120水液或150倍液、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加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和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隔7~21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