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青睞并廣泛栽培的青蔥是一種富含營養、可食用的蔬菜,它不但能夠直接用來調味,還可用于制作佳肴等多種用途;由于其優秀的保健功效和巨大的消費市場,青蔥在多地獲得大規模種植。

1、種植洋蔥適宜的時間是每年9月~10月,因為大部分地區氣溫在這個時候比較涼爽,有利于洋蔥的發芽。不同地區對種植時間有不同的安排,東北地區通常選擇在春季土壤融化后直接播種,南方地區一般在秋季9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而華北地區則一般在9月上旬育苗。

2、整地和施肥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高、光照充足、保水保肥保墑性好、排灌方便的土地。土壤的酸堿度以中性為宜。此外,不應在同一土地上連續種植洋蔥,最好選擇近3年內沒有種植過洋蔥的地塊。每畝地施入3000公斤腐熟糞肥和60公斤過磷酸鈣,均勻撒播后進行翻地,整平,形成平整的田埂。
3、在進行播種育苗時,首先需要將種子浸泡在50-55℃的水中,攪拌均勻,然后將其降至30℃并繼續浸泡8-12小時。隨后,將種子放在25-28℃的環境中進行保濕催芽,當有1/3的種子露白時即可進行播種。在播種前,需要充分澆水濕潤苗床,并均勻撒播種子,每畝地的播種量為4公斤。播種后,覆蓋一層篩過的細沙或0.5-1厘米的細土,以保溫保濕,并有利于出苗。最后,可以在覆蓋的地膜或稻草上進一步保溫保濕,以促進幼苗的生長。4、定植當洋蔥幼苗長至3-4片真葉時移栽到大田,起苗定植時,要剔除徒長苗、病弱苗、分杈苗、矮化苗以及植株過大或過小的不良苗。定植洋蔥時要合理密植并掌握好播種深度,建議在覆膜地塊上按照20公分X15公分的行株距進行打深度約為3-4公分定植定植孔,定植深度以“深不埋心葉、淺不漏根倒苗”為原則;定植后要及時澆透1次定植水,促進幼苗盡快的緩苗,3-5天后根據土壤干濕狀況在靈活澆1次緩苗水,以此促進幼苗更好的成活。

5、田間管理洋蔥定植20天后進入緩苗期,由于氣溫較低,不能頻繁澆水,但新定植的幼苗需要充足的水分以促進根系生長,因此此階段應增加澆水次數,減少水量。秋栽的洋蔥幼苗在成活之后進入越冬期,為了確保越冬存活,需要進行越冬水灌溉,之后進入莖葉生長期,此時要適當控制澆水,可以每半個月澆一次水。通常情況下,在洋蔥定植到緩苗期之前不需要追肥,而越冬后每畝可施入約1000~1300公斤的人糞尿,結合春季澆返青水再施用一次返青肥。此外,還可以進行中耕松土、除薹等工作。
6、病蟲害洋蔥主要病害為霜霉病和灰霉病,霜霉病多在春季發病,可以選擇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灰霉病發病可以選擇3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洋蔥的主要蟲害為地蛆,在害蟲為害期可以選擇50%辛磷乳油60ml對水50kg進行灌根。